时代教育

综合新闻

教育好青春期孩子,很难?父母学会闭嘴,对孩

来源:时代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3
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生存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规划越来越多,父母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只为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可以按部就班地教导孩子:教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告诉他们什么东西有危险,不能碰等等,孩子会听从父母的指导。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当进入初中以后,孩子似乎变了很多:个子突然长高了,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也不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父母了;还时常会拿着小镜子照来照去,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形和穿着。

甚至父母说什么,他们总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还经常说:“什么都不懂,懒得跟你说。”“你不明白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那个性情温和、听话的乖孩子一下子就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了呢?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正是代表他进入青春期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定义在10-20岁。

世界心理学、脑科学大师、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西格尔研究发现:

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第二次高峰,这时候的孩子是叛逆的、情绪多变的,他们难沟通、容易冲动和怀疑;他们也是迷茫的,他们渴望独立、成熟,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的孩子是矛盾的结合体,随着知识的增加以及阅历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获得独立自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于是,渴望父母重新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成人看待。

但同时,他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他们又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所以会造成青春期的经典的反应——叛逆。

心理学家发现:

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而10岁到20岁之间是矛盾激烈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父母衰老20岁。

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是人生既美好又困惑的一段时光,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带给孩子不同寻常的体验。

但对父母而言,教育青春期孩子,是个巨大的挑战,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要面临身体发育、心理变化,甚至不良诱惑等问题,更需要有个倾诉的对象和父母的指导。

但是,青春期孩子独立或逆反的心理特点,或家长不当的沟通和干预方式,却使家庭沟通和教育陷入僵局。严重情况下,让孩子彻底关闭心门。

这样,不仅会使孩子陷入迷茫、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疾病当中,危害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让父母不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所思所想,教育失去了效果,就怕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于是,很多父母焦虑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为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对青春期孩子有效呢?

曾经看见这样一个故事:一把沉重的铁锁挂在大门上。一个人走过来,拿一根铁棒连撬带砸,不管用怎样的力气,都打不开锁。另一个人走过来,拿出一把小小的钥匙,放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嚓”一声,锁开了。

等两个人走了,迷惑不解的大铁棒问小钥匙:“为什么我用那么大力气都打不开锁,你却轻轻一下就可以打开呢?”

小钥匙回答说:“因为我能深入它的内心。”

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就好比那把锁,而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适当的教育,就是打开孩子心理的那把小钥匙。

因此,要想教育好青春期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两件事:

《青春期大脑风暴》一书中,提到人类在青春期时会发生两个普遍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发育,我们会由此开始感受到身体的巨大改变和情绪的激烈波动。

大脑扫描显示,当给青春期孩子看一张没有表情的面部照片时,他们边缘系统、杏仁核(位于大脑深层的杏仁状结构,位于颞叶前部,负责处理情绪)的大部分区域会被激活。

而成年人看同样的照片时,只有前额叶会被激活。这说明,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是多变的、易激怒的,即使他人毫无感情色彩的回应也会引起他们情绪的波动。

上一篇:幸福教育,这所学校做出了样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