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设类型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明确实施路径,这为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将德技并修作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特征
《总体方案》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职业院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将其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实用性,决定了职业院校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育德与修技并举、立德树人与服务经济社会并重;以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为己任,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健全人格和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于类型特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一是重点评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十九大报告提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更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鲜明体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列入评价要点,是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互信和合约的形式在项目合作、技术开发与转移转化、文化共融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以主体身份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从事社会生产。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职业院校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构建起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与产业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既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又是实现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是重点评价育训结合,落实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职业院校肩负着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政府层面要加大对职业院校承担职业培训、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权重,将承担职业培训情况作为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的重要依据,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院校要提升培训能力,承担更多培训任务,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对接先进技术开发培训项目,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优质职业学校要率先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进而辐射带动各职业院校成为落实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构建技能社会的主力军。
三是重点评价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职业资格证书是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保证职业标准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条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与职场就业活动关系紧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及时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深化模块化、项目式教法改革,变革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四是重点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办学导向。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部分中职学校在就业导向办学上摇摆不定,部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的矛盾,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较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情况。要改革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式,引导行业企业发挥评价主体作用,突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专业对口率、职业发展情况、毕业生满意度等指标的评价。职业院校要面向产业结构发展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因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技能,要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再到“有发展”的转变,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