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之前曾听过一句话:最可怕的是成为父母是不需要考试的!
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带给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喜悦的同时也有丝丝无措。面对宝贝熟睡中的宝贝爸妈们喜爱得紧,但是想要抱一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遇见宝贝哭泣更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天弄得精神紧绷绷的,还乐此不彼。
所以很多新手妈妈们都会找到家里的老人来帮忙,听取一些老人的意见;有些妈妈们会跟同年龄的宝妈们取经;还有些宝妈们会参加一些育儿中心早教课程的学习。
在照顾小宝贝的过程中,妈妈们有辛苦也有欣慰,看着宝贝对自己的依恋和亲昵,一切都是值得的。
?
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孩子心理发展的路径:
一、0-3岁抚养,情感/人性。
? ?孩子一出生,就有许多的需求!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会让宝贝记住味道,进而记住样貌,到了3-4个月的时候就会认人。
进入认人阶段,孩子的依恋关系就形成了。而依恋就是情感最初的起点。
?
当依恋得到满足宝贝对外界就建立了信任,会尝试着接触外界,愿意去探索外界的其他事物,愿意扩展到亲情,伙伴情。
0-3岁强调的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厌其烦的回应,以及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
一个人带宝贝的妈妈们肯定是累得够呛啊,当然也会收到惊喜的哦!
二、3-6岁养育,性格/观念
3-6岁是社会行为方式的建立期,性格培养的关键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要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有孩子在地上打滚的经历,我的小宝小时候天天要坐摇摇车,看见了就要坐,不坐就不走,还在地上打滚,说也说不通啊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个小宝贝在地上趴着不起来,一对年经的90后父母在旁边淡定的看着,引来无数路人侧目。当妈后的我就笑笑,觉得画面有些可爱得紧。
地上宝贝的小脚悠闲的晃着,爸妈在旁边淡定的关注着!
?
李玫瑾教授指出:“6岁之前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你等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拨腿离家出走,可以把一瓶农药喝下去,可以站在阳台上说你不同意我就跳下去。”
因此性格培养应该越早越好!在他只知道在地上打滚撒泼的时候,给他建立行为模式。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观念也会同时形成。
要是6岁以前你在他们的心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特长,帮他找到自我的价值,变得自信。这个价值或许会成为他进入社会后对自己的定位。
?
3-6岁的孩子各个方面都有迅猛的发展,强调的是一些原则上的问题不能退让,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约束不当的行为习惯。
三、6-18岁教育,能力/知识
孩子成功渡过前两个时期,就会进入接受教育的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接受知识!父母可以发现孩子的特长,给予孩子鼓励,陪伴孩子找学习方法,不要太注重成绩!
多跟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
?
?四、18岁后,修养/觉悟,自我实现
当前面三个阶段都做好后,18岁后孩子的认知也基本上成熟了,后期的自我修养和觉悟就完全靠他们自己!后期孩子的经历就是对前期学习的一种实践。
?
总结:先有养育后有教育,养育是跟孩子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的同时存在一点威望,教育是交流思想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