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综合新闻

形成体系,男女平等,晋商为什么发展“新式教

来源:时代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4

在社会改革的重要时期一些有志之士产生了改革教育救国的理想,而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使得“新式教育”渐渐走向合法化。晋中商人一直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有着强大经济实力和一定文化底蕴的他们选择投身发展“新式教育”竭尽所能为学子们提供一个教学质量高、教学环境好的学堂。其在清朝末年萌芽,在民国前期得以茁壮发展。其主要的教育内容可分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女子教育形成了体系的同时也为女子进入学堂提供了可能。

1.在清末时期,晋商把书院改为学堂,高级小学堂开设多门新课程有着规范的教科书
在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科举制度正是被废使得越来越多的书院、私塾等被改为学堂,我们发现这个时期的小学堂和现在的小学一样有着寒暑假,但是是六天一休。而从1905年到1911年这六年间也是晋商把书院改成小学堂的黄金时期,我们发现晋商在这期间一共开办了13所高级小学堂,这些高级小学堂学制五年,开设修身、中国文学、地理、格致、中国历史、算术等等十余门课程。其多数分布在城镇附近很少有在农村创办的高级小学堂,只有当时常家私人创办的高级学堂设在了当时的榆次村。
我们通过凤山学堂的课程为例可以发现其会每周开设十二节的儒家经典课程;七节的中国文学课;三节算术课而地理、格致、历史等课程一般每周两节课。这些课程其会选择品学兼优的人担任讲师,我们发现晋商多是会选择商人家族成员以及文人学者担任,比如说曾经担任知县的刘奋熙就在还乡之后担任教师等。很多私立的学堂会为了更好地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会重金聘请一些当时的著名学者前往学院教授。比如说当时由乔家创办的笃初学堂就对教师很是尊重,其会聘请当时有着名望的先生给予很优厚的待遇聘请其担任教师,和主人家一样的食宿待遇以及主人会带领子弟在外恭敬等候不说,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额外给一些钱财。在当时重利的社会风气下,晋商们对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不仅仅是其文化修养的一个很好的体现,更是其高瞻远瞩的表现。

2.晋商相应清末政府号召举办中学堂,为之后该地的中学教育奠基
在清末时期,晋商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开设中学堂进行中学教育,虽然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我们发现其也为之后晋中地区的中学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1904年的时候,晋中地区各个晋商联合创办祁县中学堂。这个学堂全部的资金所需全部都由晋商来进行捐助,本地学籍的学生全部不需要缴纳学费。而这一时期的私立中学堂是常家所办,其实在小学堂的基础上增设的,作为全省第一个私立中学堂,其有着一定的进步性,之后晋中各地也效仿其创办私立中学堂,成为当时晋中地区新式教育的一大特色。
我们结合当时晋中地区的中学堂分布形式可以发现其还是被创办在晋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私立的中学堂是由晋商集资或者独立创办,其不仅仅是出资者还会真正亲自参与到中学堂的实际教学之中,为之后该地的中学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晋商创办四所新式女子学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一些晋商远赴外地求学,接受了当时受到了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人士选择积极倡导女学在其的影响下,女子的教育问题渐渐得到了当时政府、社会的重视。这些都使得晋商在这一时期开办女子学堂,1901年到1911年十年的事件晋中地区出现了四所女子学堂。正是因为这四所女子学堂的出现使得晋中地区的女子有了机会可以进入学堂学习知识,我们发现其除了当时基督公理会创办的贝露女子教会学校之外,其他的都是由晋商创办,给了女子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我们发现其的课程和当时男子学堂大概相同,除了把农业、商业等随意科换成了缝纫等课程。

1.在清朝末年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使得晋商越来越积极投身于“新式教育”
晋商之所以可以努力发展“新式教育”其实有着当时社会传统的教育受到了强大的冲击的原因,而且这个时候的冲击力是内外双重冲击。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在这样外患时刻威胁国家政权的时候,很多的有志之士发现我们的国家需要新式的人才才可以拯救,其开始致力于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比如说这个时候闽浙总督曾经上表朝廷表示,决定水军强弱的是炮船,而想要制造炮船就需要很高的算数能力这就使得当时的八股教育已经不合适了,于是其提出要把算学放进科举考试考核之中。除此之外,在当时还有很多开明士大夫都提出了想要对当时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以期应付外强。
上一篇:南阳市:一大拨教育红利在路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