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中西方对于孩子的教育模式存在差异化,中国古代主张“棍棒出孝子”,而西方则倡导“鼓励教育”,并将其称为是“比马龙效应”。此时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两种教育方式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比马龙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的。两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师们的鼓励下,学生都会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某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则他们的表现就会越好。
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往往鼓励会使人精神振奋,被鼓励者为了能够追求更多的赞扬,便会更加努力的超过已经取得的成果,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感。毫无疑问,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并增强对方的自我价值认同,使其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古代曾有比关于龙马效应实现与否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杨时
杨时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曾先后任无为军判官、交阳县丞、荆州府学教授。杨时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实与其儿时的经历有关。
杨时童年时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一位读书的好材料,为此,他的父亲也一直舍得大把撒钱供儿子读书。他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公元1081年,杨时任徐州司法。后专门投于洛阳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成语“程门立雪” 讲述的便是这两位师徒的故事。 程颢曾夸奖杨时说:“杨时学起来最为轻松,一点就通。”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颢还目送他远去,并感慨万千地说:“我的道学思想会向南发扬光大了吧!”果不其然,数年之后,杨时的确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依靠自己的出众才华将其发扬光大。
二、王勃
王勃幼年时十分聪慧,六岁便可以写诗,其诗歌构思巧妙、词情豪迈奔放,颇有名家风范。更重要的是,王勃能提笔书字,字体清俊秀丽,堪称“笔走龙蛇”。有鉴于此,其父亲好友杜易简便时常前来指点王勃,并认为眼前的“小神童”长大必有出息。
杜易简曾在一起饮酒时说,“我一生只有两件值得骄傲的事,第一件事就是能学得满腹经纶,知道礼义廉耻四字。第二件事,就是能在这般岁数收到一位“徒弟”,这位徒弟就是王勃。杜易简对于王勃的期待有目共睹,赞扬其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童年时的王勃,正是收到了如此夸奖,才会为了目标更加努力,最后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三、李商隐的小儿子
凡是读过《唐诗三百首》的读者,应该都对一个名字不陌生,此人就是李商隐。李商隐是唐代大诗人,在文坛上具有颇高成就。李商隐老来得子,对于自己的儿子十分娇惯,因此一直将其视作掌上明珠。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李商隐逐渐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智商极高,真可谓是“一点就通”。李商隐极其高兴,他甚至还亲自作《骄儿诗》一首,专门用以夸赞小儿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却并没有在被夸中成长,反倒是变得平庸无奇,最后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看了李商隐儿子的结局,让我们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家庭,自己的资历多么好,也都要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四、方仲永
《伤仲永》的故事,想必所有读者都耳熟能详,方仲永三岁时出口成章,四岁便能赋诗,五岁时能够书写对联,令他的父亲十分惊喜。在众人的追捧簇拥下,神童方仲永俨然变成了一位“大明星”,甚至其父亲还整日将其当作“摇钱树”,专替乡人书写对联。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方仲永至二十岁后,作诗仍与儿时无异,书法方面也没有任何进步,最后竟然沦落为一位普通人。由此看来,鼓励式教育似乎并没有在他的身上发挥作用,方仲永反而是在一声声吹捧中迷失了自我,没有用学习,将这种天赋浪费,最后彻底成为平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