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综合新闻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

来源:时代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3

原标题: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

\r\t\t\t\t\t\t\t\t\t
\r\t\t\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

今年夏天,一条“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前还在工地打工”的热搜让孙川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孙川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今年高考,他以67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类专业录取。

“我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孙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川出生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小学代课教师。孙川是家中长子,从小就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帮父母干农活。

高考结束后,孙川在冕宁县一个工地做了1个月小工,为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对于未来,孙川说自己很期待大学生活,希望可以踏踏实实学习,也计划在学校找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像孙川家一样,实现大学生“零的突破”。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对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数据跟踪,“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总结了2011-2018年全国本科生家庭情况,发现70%以上大学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其中,69.74%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自农村,70%为非独生子女,76.89%大学生的父母从事普通职业。

这些第一代大学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实现质的跨越。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是一个总人口数仅4万多人的小城,我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光。”朱镕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空天热物理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在他看来,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不只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选择、一份事业。

虽然出身平凡,但是很多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毫不逊色。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娇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显示,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业表现都与来自非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包括学生的在校期间挂科数、学习成绩排名以及获得的奖学金级别3项指标。

在学校的5年多时光里,95后朱镕宽成为一名党员,本科期间拿到节能减排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硕士期间跟随导师从事航天国防方面的研究工作。5年间,他先后担任院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第一个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2019年的51.6%,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

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看来,“十三五”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支撑、服务、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高校聚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承担60%以上的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承建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校在医疗救助、疫苗研发、检测产品和疗效药物筛选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陈宝生在不久前撰文指出。

而在教育普及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着理想的大学“踏浪而来”。

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大四学生李沃林不仅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甚至还是家里的第一个高中生。来到大学,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眼界的变化。

“我的家在农村,上学是在县城。刚来到北京时,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来到大学后,认识了很多牛人,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未来我会争取继续深造,不仅实现自我价值,也担起家庭的责任。”李沃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