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

综合新闻

民国时教育业工资最高,他的工资远高于蒋介石

来源:时代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30

民国时期,待遇最好的行业不是公务员,而是如教师,学者,翻译等教育行业。下面小编来详细说说。


1920年前后,工厂工人的月工资以10大洋左右。据史料分析,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大洋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综合当时物价,1920-1926年间,如米价每斤 0.059大洋 ;猪肉每斤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力相当于现在60元人民币)。


而当时的广大的基层公务员的月工资水平大概平均在60大洋左右。这收入已经比很多行业高了,公务员待遇算不错的。

各部长、省长之类级别的大概是600大洋左右,而蒋介石本人的工资是800大洋,看到这是不是以为这收入非常高了。


再来看看教育行业的工资水平:

小学教师月收入在50大洋左右,中学能到100大洋,一般的大学教师能到200大洋左右,而大学教授就比较夸张了。平均能到500大洋,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大洋,鲁迅在北大的平均工资是在400大洋,如果加上他的稿费及其学术津贴的话那就不得了,每个月至少也是600大洋起步。1924年鲁迅在北京买了套标准的四合院,前后花费了1000大洋,也就两个月工资了。


而教授队伍中工资最高的就是胡适了,胡适本人在北大的教授内部的相对工资其实也不高,平均稳定350左右,但是人家是留美博士,被国民政府聘用为驻美大使了,基本工资是1000大洋,各种补贴是1400大洋,月收入高达2400大洋(即十几万人民币),就是蒋介石也要膜拜三分,是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为什么民国时期教育行业特别是大学教授的工资如此之高呢?

一,民国时期读书,特别是上大学是少数人的事。那个时候社会生产率低下,首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大多数人是文盲或半文盲。能读书出来并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不多,待遇自然高,总体来说还是知识分子稀缺,不像现在大学生烂大街到处都有。

二,民国时期教育部对大学的大力扶持。一是财政有专项教育拨款,二是兴建教育,大学的建筑和设备都很不错。国民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经费仅次于战争经费。


当然了,到了民国后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再加上战争不断,导致知识分子收入贬值,甚至工资拖欠。那是另一回事了,不单知识分子,广大普通百姓生活都变得穷困不堪。